AP世界史北美卷考情回顾

整体难度评价:AP世界史Set1北美卷

今年set1的难度基本与set2持平,没有偏难怪的考点。整体侧重在U3-6,但DBQ是从被殖民化的非洲进行考察,侧重在U6后面的内容。和去年相比,如果同学主要集中复习在重点单元,也可以想到一些恰当的例子。

SAQ题目分析

 SAQ1分析

SAQ 1考察美洲的发现对非洲及美洲原住民的影响

👉A小问

这一小问属于总结文本类题型,让我们找出作者在文中的一个主张。我们可以说作者的核心观点是美洲precious metal的输入摧毁了非洲的Gold Markets和以此为基础的传统贸易体系,进而导致像Timbuktu和Songhai Empire这样的贸易城市和政权的衰落。

👉B小问

这一小问属于因果逻辑题,让我们根据文章第二段描述美洲的经济变化。文章中提到非洲slave trade became a boom,而slaves是重要的劳动力(labor),正好适用于美洲的种植园系统(plantation system中,种植经济作物(cash crops帮助经济繁荣,成为三角贸易(triangular trade)的重要一环。

👉C小问

这一小问属于解释原因类题型,强调因果分析,让我们解释为什么美洲原住民是美洲被摧毁的受害者。我们可以可指出,欧洲人到来后带来了疾病(disease, smallpox)、战争(war and conflict)和剥削体系(Encomienda, natives as the slave labors),印第安人因此丧失人口(depopulation)、失去土地以及文化遭破坏。

 SAQ2分析

SAQ 2考察19世纪德国女权主义者 Louise Otto-Peters 的主张

👉A小问

这一小问属于推断文本类题型,让我们识别文章的受众可能是谁。因此我们可根据文中多次使用的称呼如“we”, “my sisters”,以及作者的目标如“act independently in the state”推断,她的主要audience是受到压迫且希望争取权利的德国女性,尤其是中产阶级(middle class)或知识分子(educated)的女性,因为她们有能力阅读报纸,更能够理解自由平等的观念。

👉B小问

这一小问属于历史背景描述类题型,让我们根据文章第四段提到的贫困、痛苦、无知(poverty and misery),来解释这些现象为何在19世纪特别严重。回答本问题要先确定19世纪是1800s,其次再结合此时期的社会经济变化,可以讲工业化(Industrial Revolution/Industrialization)带来的城市贫困、阶级分化严重、女性工资低廉,以及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的政治保守和社会动荡。

👉C小问

这一小问属于解释影响类题型,回答本问题,可以从文中多次提到的“liberty(自由)”、“humanity(人性)”入手。我们可以写自由主义(Liberalism)或女性主义(Feminism),要说明这些思想如何体现作者的主张,如强调个人权利、新闻自由、政治参与以及强调女性的独立、自我价值和教育的重要性等。

 SAQ3分析

考察1300–1600年间Islamic Empire(Ottoman, Safavid, Mughal)的扩张、经济与宗教政策

👉A小问

这一小问需要找出一个技术或军事因素能够促成1300年至1600年间三个帝国的扩张。本题核心是解释穆斯林帝国扩张的技术或军事优势。关键词是Gunpowder Empires,因为这三个帝国都因火药武器(gunpowder, cannons, muskets)得以扩张,写出以上关键词即可得分。

👉B小问

这一小问需要解释1300到1600年间穆斯林统治者使用经济政策为他们的国家或帝国创造收入的一种方式。本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分别是征税和贸易。征税可以说Ottoman的Tax farming, Mughal的land revenue systems / Zamindar System,都属于由贵族或地方领主收取农业税。贸易部分可以说帝国通过商路如silk road保持贸易通道畅通,促进经济发展。

👉C小问

这一小问让我们解释穆斯林统治者在他们的国家或帝国对宗教或少数民族采取宽容政策的一个原因。本题可以从两个个角度回答,分别是维护社会稳定(social harmony):多民族、多宗教帝国如果强行统一宗教容易引发叛乱。还有经济目的(economic growth):少数群体可为帝国提供税收和专业技术。可以举例如 Akbar the Great supported religious syncretism,abolished jizya tax。

 SAQ4分析

考察1750–1900年间革命的起因、理念与挑战

👉A小问

这一小问需要找出促成1750-1900年间革命发生的一个因素。本题要先确立好是哪个国家的革命,通用的背景可以写启蒙思想的传播(Enlightenment),推动了自由、平等、民主理念。还可以写经济压迫和民众的生活问题(High taxation, food shortages),如法国因财政危机爆发革命。同时还有殖民压迫和反奴隶制(Colonialism and Anti-slavery),美洲殖民地因英国压迫而独立,海地也是反对奴隶制和殖民而革命。

👉B小问

这一小问需要指出革命运动在改变社会的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意识形态。本题关键在于“movements used ideologies”。我们要说明革命者如何借助如Natural Rights、liberty and Equality、Nationalism的理念,推翻旧制度或建立新政府。

👉C小问

这一小问需要强调革命面临的阻力。本题可以说是外部势力干预,如海地革命受到法国军队的打压,也可以是内部的分裂和不稳定,如法国革命后期出现的拿破仑,或美国革命中的保皇派与爱国者间的矛盾。

DBQ题目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U6-8的知识,要求我们评估1850年到1960年之间,非洲社会受到交通与通信新技术影响的程度。

总体来看,新技术对非洲社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重组与城市化影响,同时也在政治控制与社会结构上产生深远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常常是被殖民力量推动的,因此带有压迫性和不平等性。从railroads、telegraph、steamships到urbanization,这些技术一方面促进了贸易、劳动力流动与跨文化交流,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剥削、疾病传播与文化冲突。

 Doc 1: 1896年,Sierra Leone的Temne人民致英属殖民政府的信件

- 内容概述: Temne人民表达了对殖民政府征收“hut tax”的不满,此税项用于修建道路与铁路。

- 分析: 殖民者以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为由加重当地居民负担,表明新技术虽被标榜为“发展”,实则强化了殖民压迫和财政控制。

-  HIPP :目的在于争取减税,透露出非洲社会在新技术背后承担不对等的经济代价。

 Doc 2: 1899年美国出版的图片,展示两位Bechuana矿工回家

- 内容概述: 非洲工人参与金矿劳动,获得英镑工资后,长途跋涉返回部落。

- 分析: 铁路与矿业发展促成劳动力大规模迁移,改变了非洲传统部落经济与社会认同。

- 关键词: labor migration, monetization, urban-rural linkage

 Doc 3: 1900年Ashanti与英国殖民政府间的电报通信

- 内容概述: 英国官员汇报Ashanti阻断电报线路,殖民地增派部队维持通讯安全。

- 分析: 电报虽提升了行政效率,却加剧了殖民地对抗,显示communication tech也成为控制手段。

- HIPP : 来源于殖民官员,有维稳立场;反映技术如何被用作镇压工具。

 Doc 4: 1908年英国P&O轮船公司旅游广告

- 内容概述: 描述埃及因铁路和轮船发展变得“现代化”,如工厂、百货商店、酒店等。

- 分析: 交通技术促进了殖民地“西化”与商业城市发展,但这也伴随本地文化的边缘化。

- 关键词: urban transformation, Western influence, tourism economy

 Doc 5: 1914年英国议会关于肺结核在南非蔓延的调查报告

- 内容概述: 铁路与矿业推动城市化,同时恶劣的卫生条件导致肺结核传播。

- 分析: 技术促进工业集中,但基础设施不足与人口过密反而带来公共健康危机。

- 关键词: industrial disease, urban poverty, public health

 Doc 6: 1915年出版的殖民官员合著的《Gold Coast和Ashanti历史》

- 内容概述: 铁路与电报促进可可和木材贸易,殖民政府也鼓励农业发展与专业培训。

- 分析: 新技术带来经济多样化与市场一体化,但收益更多为欧洲企业掌握。

- 关键词: cash crop economy, infrastructure expansion, European dominance

 Doc 7: 2004年出版的回忆录,描述1950–60年代尼日利亚的铁路对城市影响

- 内容概述: 作者回忆铁路连接了内陆与港口,促进了商品贸易、移民融合与城市现代化。

- 分析: 铁路作为现代化引擎带来社会结构改变和跨族群交流,是较为正向的影响例证。

- 关键词: urban migration, ethnic integration, colonial legacy

LEQ题目分析

 题目2分析

In the period circa 1200 to 1450, Buddhism, Hinduism, and Confucianism included ideas about social structures, gender roles,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that influenced societies across Asia.

Develop an argument that evalu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one or more of these belief systems shaped societies and/or political systems in Asia during this period.

本题属于思想文化影响政治与社会结构类的题目,考查的是三种亚洲主流宗教/哲学思想对当时亚洲社会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塑造程度。时间限定在1200–1450,可以选择中国、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具体知识点。

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写作: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

对中国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政治合法性、社会等级结构(士农工商)等影响显著。强调孝道与父权制,强化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

👉印度教(Hinduism)

继续强化种姓制度(caste system),影响印度次大陆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明确的性别分工(如Sati、女性教育的缺失)对gender roles影响深远。

👉佛教(Buddhism)

在东南亚(如大乘佛教在柬埔寨、斯里兰卡)、中国(尤其是女性皈依者)对性别角色产生一定解放作用。

 题目3分析

In the period circa 1450 to 1750, economic,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rivalries led many imperial states around the world to expand their territories and influence.

Develop an argument that evalu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economic rivalries were the primary motivation for the expansion of European empires during this period.

本题属于因果分析题,要求分析economic rivalries(经济竞争)是否是欧洲帝国在1450–1750年间进行扩张的主要动因。其他因素(political, religious)可以作为对比或counterargument。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写作:

👉经济动因(最重要)

寻找新航路与香料贸易(葡萄牙、西班牙进入印度洋世界)。三角贸易体系,获取奴隶、原材料,建立殖民地获取资源。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政策推动经济扩张。

👉政治动因(次要)

欧洲国家之间竞争霸权(如英法战争),例如西班牙与英国在美洲争夺殖民地。

👉宗教动因(也比较重要)

天主教传教士随西班牙/葡萄牙舰队进入美洲、亚洲。新教与天主教竞争(宗教改革之后),推动英荷法的扩张。

 题目4分析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medical and scientific discoveries affected life expectancies, access to resource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s, which reshaped individual lives as well as entire societies.

Develop an argument that evalu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medical and scientific discoveries benefited individuals and/or societies during this period.

本题属于一个影响类的题目,重点在“评估医疗与科技进步是否有益”,可以分别从个人层面(life expectancy、健康)和社会层面(经济结构、资源利用、社会变迁)等角度作答。题目的问法很清晰,可以使用的例子也比较多。

可以写作的方向如下:

👉积极影响(主论点)

疫苗、抗生素的发明(青霉素大幅提高寿命)。农业科技革命(Green Revolution)提升粮食产量,解决部分饥荒问题。同时通讯技术(无线电、电视、网络)也促进教育、商业发展。

👉带来的新问题(体现complexity)

新技术也带来了环境问题、核武器威胁。医疗发展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Green Revolution 有助于粮食生产,但也引发土壤盐碱化、社会阶层分化。

本文作者

TD AP世界历史老师

AP备考福利:2025 FRQ真题免费领取

TD整理了CB目前在官网最新更新的2025年北美卷的AP FRQ真题免费分享给大家,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TD客服马甲,给马甲发送暗号「2025frq」即可领取~其他科目真题将随官网更新陆续放入分享链接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