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误以为IB历史高分需要大量的死记硬背?
为什么你自以为写了极好的文章,老师却只给了5?

在 IB 历史课程中,20世纪前半叶的两场世界大战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考试高频考点。无论你选的是 HL 还是 SL,绝大多数学校会将其化为重点,而考场上的Paper 2 都会涉及这部分内容。

因此,掌握这两场战争的起因、过程、影响以及 historiography(史学争议),是提分的关键。

其实,不像小伙伴们所想象的,IB历史拿7并不难。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系统梳理一战 & 二战的知识点、真题分析、答题技巧,助你冲击 IB 7 分!

一.IB历史囊括什么?

IB 历史,你真的了解它吗:IB 历史(IB History)是国际文凭组织(IBO)开设的人文学科课程之一,属于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类别,既重知识广度,也强调批判性思维与历史解释能力。

这门课并不只是“背时间线”,而是要让你成为一个会分析、会质疑、会写论证的“历史学徒”。

(图片源自Reddit)

📚这门课程分为两个等级:

SL(Standard Level):标准等级,学习内容较少,考试要求相对宽松;
HL(Higher Level):高等级,内容更深入,考试多一个 HL Paper(Paper 3)。

🧭IB 历史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IB 历史课程分为三个模块:

👉1. Paper 1:源材料分析(必考)

时长:1小时

形式:基于一组历史原始材料进行分析与评估,重视史料解读和批判性思维。

题材选自五个预设主题之一,例如:权力与统治,冷战,民主化运动

👉2. Paper 2:世界历史对比性专题(必考)

时长:1.5 小时
写两篇 Essay,题目来自两个 world history topics,强调比较、评估和论证性能力。

官方设定的专题(任选两个)包括:战争与和平(如一战、二战、内战),独裁统治(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民主运动与民族主义,冷战与超级大国关系

👉3. Paper 3:区域史(仅 HL 考)

时长:2.5 小时,写三篇 Essay
聚焦一个地区,如:欧洲史(French Revolution → WWII → Cold War),美洲史(独立运动→民主化→冷战),亚洲与大洋洲史(中国、日本、印度的现代化)

主要考察对区域历史的深入理解与分析能力。

👉4. IA:内部评估(SL/HL 都要)

一篇 2,200 字左右的历史研究论文,学生自主选题,要展示独立研究能力、史料分析和批判性评估。

🧠IB 历史重点考察的并不仅是“记住了什么”,而是:

你能不能构建清晰的历史论点?
你是否能用证据支撑你的观点?
你是否考虑了不同的历史解释
你是否能从多个角度看一个事件?

通俗一点说:它不是单纯测你会不会背,而要学会融会贯通,像个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在此文章中,小编主要带领代价梳理一战二战的考点,坐上IB历史Paper2 20th century war 作文满分的直通车!

(图片源自Facebook)

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考试范围

在学习历史时,可以先了解大致的时间线。但是,因为资料太多,不可能在读完后再进行梳理和准备,这要会很耗时。小编教大家一个事半功倍的应试好方法:先看考什么,再决定学什么。

📌 IB 历史战争模块(Paper 2)考点结构:重点是围绕战争的原因(Causes)、过程(Practices)和影响(Effects)三个大主题,也就是IBO说的 "cause, practice, effect",是 IB Paper 2 中一战二战的最核心的写作题目分类。

✅Causes of War 战争的起因

常见角度包括:
✔ Short Term 短期原因(如萨拉热窝事件、闪击波兰)
✔ Long Term 长期原因(如军备竞赛、结盟体系)
✔ Economic 经济因素(如大萧条、资源争夺)
✔ Ideological 意识形态(如法西斯主义)
✔ Political 政治体制问题(如魏玛政府的脆弱)
✔ Territorial 领土争端(如但泽走廊)

真题例题举例:

“Compare the causes of World War I and World War II.”
“To what extent was ideology the main cause of war in the 20th century?”

✅Practices of War 战争的过程与方式

常见角度包括: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技术发展(如毒气、坦克、核武器)
✔ Land, Sea, Air 陆海空作战
✔ 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动员(征兵、劳工、殖民地士兵)
✔ Economic Resources 战争资源分配与利用
✔ Foreign Involvement 外国干预与支持

例题举例:
“Evaluate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20th-century warfare.”
“Compare the nature of warfare in World War I and World War II.”

✅Effects of War 战争的后果

常见角度包括:
✔ Success/Failure of Peacemaking 和平缔造的成功与失败(如凡尔赛条约、联合国)
✔ Territorial Change 领土变化
✔ Political Repercussions 政治影响(新政权崛起、威权主义)
✔ Economic Impact 经济打击或刺激
✔ Social Impact 社会结构变化
✔ Demographic Impact 人口与劳动力影响
✔ Women/Minorities 地位变化

例题举例:

“Asses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war on two countries.”
“To what extent did World War II change the role of women?”

三.只有内行人才懂得的偷懒技巧

是不是看上去很多,很吓人?别慌!

(图片源自Facebook)

⚠️重要的话说三遍:不用都准备!不用都准备!不用都准备!

在Causes of War 战争的起因部分,Short Term的题目一般不会单独出现,而是经常和long term合为一体,变成short term long term cause;

Practices of War 战争的过程与方式部分,Land, Sea, Air 陆海空作战一般不会出现(可以不单独准备);

Human recourses和Economic resources通常会合一起考;

Effects of War 战争的后果部分,Demographic Impact 人口与劳动力影响Minorities 地位变化通常不会单独出现。

但是小编要强调的是,不出现不代表可以“一问三不知”。因为paper 2文章一般为3段式,“不会出现该题目”的意思是可以不用围绕这个话题准备3个论证段,但是可以准备1段用于别的话题里。

例如Minorities 不会单独为题,可是准备一段关于Minorities 的内容可以用于SocialImpact 社会结构变化的题目中。

还有一个小技巧,巨巨巨巨巨实用:让你的3个自然段“滚起来”!

一套内容,用不同解释,就能打包进多个题目!

让小编给小伙伴们举个例子,拆解这套“万能内容模板”+“换角度上分法”:

例如,题目问一战二战的short long term cause(战争发生的长期短期的原因),我们的3个论证段可以围绕:民族主义(nationalism)、帝国主义(Imperialism)、军国主义(Militarism)这三个内容。

✅内容一:民族主义(Nationalism)

核心内容:一战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推动暗杀(萨拉热窝事件);德意志民族主义强化对扩张的支持;纳粹德国利用民族主义宣传“复仇主义”(Versailles injustice)。

✅内容二:帝国主义(Imperialism)

核心内容:一战前列强争夺殖民地(摩洛哥危机);德国渴望成为“日不落帝国”;日本在1930年代对中国的侵略基于帝国扩张逻辑。

✅内容三:军国主义(Militarism)

核心内容:一战前军备竞赛(英德海军竞赛、Schlieffen Plan);二战前德、日重新武装(违反凡尔赛);军方在国家政策中的主导(德军、日军扩张主义)

🔄万能内容如何通过换角度“偷懒复用”?对啦,同样的内容也能用于别的的题目里:

1. Ideological causes 把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军国主义解释为3种不同的“意识形态”;
2. Political causes 把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归为国家外交政策
3. “不改内容,只改视角关键词”的方法可以让cause的6个题目瞬间压缩为1个!

四.近期大考无数Iber踩过的坑

(图片源自Make a Meme)

在最近几年的IB历史考试中,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试题越来越强调“each from a different region”——即从不同地区出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的全球理解。很多Iber没有准备不同地区的内容,看到题目后只能自己去“编撰史实”~

比如在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题目中,传统的欧洲视角已经不够了。越来越多的题目会引导我们去思考:

1. 日本在二战中的扩张和入侵行为,与欧洲法西斯是否具有相似性?
2. 中国在一战后为什么会失望于巴黎和会?
3.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的“迟到”对战争进程有何影响?

这些题目要求我们不再只熟悉“英法德俄”,而是要真正掌握战争在亚洲、美洲甚至非洲的影响和参与。

一战:不只是“欧洲人的战争”--- 很多同学复习一战时,脑子里浮现的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凡尔赛条约”“西线战场”。

但IB考试可能会问:“Evaluate the social impact of two 20th century wars, each from a different region”。这时候,你需要写的是两个不同的洲的视角,比如:可以写中国五四运动对民族主义的推动;可以写印度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战时动员与反殖民觉醒;可以写加拿大通过一战逐步走向政治独立

这类题目,考的就是你的跨地区比较能力。

五.如何准备一套“无懈可击”的大纲

一套好大纲,应该做到:覆盖多区域(欧洲、亚洲、美洲)+ 有层次的论点 + 例子涉及范围大 + 有历史学家们的不同视角。

小编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模版:

IB历史答题模板

无论你是刚开始复习,还是在备考冲刺阶段,一战与二战都是你 IB 历史中不可忽视的重头戏。

掌握结构化答题技巧,注重多维度分析,加以 historiography 的润色,你就能从 4-5提升到 6,再加上一定的熟练度(自己多在家写写大纲),7分就在眼前啦!

历史不仅仅是背知识,更是用证据支持观点的艺术。愿你在 IB 历史中写下自己的高分篇章!

小编“夹带点私货”,以自己对一战二战的小看法作为结尾:历史也许不会简单重复,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怎么看都有点像“重制加强版”。

一战是试水版,联盟错乱、战壕泥泞、大家都没搞清楚自己为什么打;二战就是大制作了——更狂的独裁者、更炸裂的科技、更离谱的伤亡数字。

可不管剧情怎么升级,核心套路没变:民族主义作祟、外交失败、大国在国际秩序上玩命堆积木,最后全世界都跟着陪葬。

希望世界和平,永无战争~

IB备考资料合集免费下载领取

为了帮助广大的IBer充分学习与备考,TD为大家准备了IB备考资料合集,想要获得相关备考资料的同学,可以添加下方小马甲微信并回复关键词【IB】即可加入IB备考资料交流群,与各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共同进步,并领取所需科目的备考干货资料~

IB备考资料合集

IB备考资料合集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