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秋思落谁家
“因为我知道不管我去哪里,身后的家都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我。”
@ 小栗心
中秋的时候总会格外地想念家里人。其实每年中秋节的时候due都特别多特别忙,本来还没觉得什么,但是一打开手机都是来自国内亲朋好友的祝福,以及国内的朋友都在秀放假和月饼的时候才会觉得有点心塞。 好在我们学校的中国人也不算少,每年Chinese Culture Club都会举办很多有意思的活动。比如去年就是一起吃月饼,然后看了电影。今年学长学姐们也是组织了大家一起看月饼,赏月(因为今年运气很好,天气很晴朗,所以大家一起赏月了,那个场景在异国他乡还是挺感人的TAT),然后大家一起玩游戏。我平时都比较喜欢宅在寝室里,但是这次参加活动也认识了很多学弟学妹,大家在一起都玩得很开心。 今年我自己从家里带了杏花楼的月饼,分了几个给美国的同学,还有几个就给没有带月饼但是想吃月饼的中国同学啦~其实我觉得送给外国同学顶多就是给他们尝个鲜,给中国同学能帮他们解解乡愁更有意义哈哈。 不过,给美国同学吃月饼的经历还挺有趣的。给他们尝了豆沙,莲蓉蛋黄和绿豆三种味道(五仁月饼我不喜欢所以根本没有买哈哈哈哈)。他们普遍都觉得豆沙味和绿豆味比较好吃。莲蓉的话,他们就是觉得甜甜的,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其实我也不知道莲蓉是什么东西),有些美国人会觉得蛋黄很weird,但有的人觉得很好吃,甜咸搭配不会太腻。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他们会很好奇中秋节的来历,我就得给他们从嫦娥奔月的故事开始讲……他们听完这个legend都会觉得很有趣,还会问各种各样的拓展问题。比如说有一个同学就在一直追问我为什么嫦娥一定要成仙但是她的丈夫不想成仙,我就只能:emmmmmm...This is a really interesting question... 今年中秋节,晚上在食堂外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的时候,一方面觉得很美,一方面特别是中国人会对月圆有很多感慨,但发现别的国家的学生都没有什么其他感觉,这个时候会特别的想家。每当我一个人在美国的时候,想到地球的另一边还有一个家在等着我回去,那个时候就会觉得很感动,也觉得内心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因为我知道不管我去哪里,身后的家都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天涯共此时
“也许是因为家乡的味道,也许是因为朋友之间的那种欢乐,也许是因为中秋节的感觉。
@ Eva
好的,这是我中秋的火锅。
A:“诶,土豆呢?”A说到。 B:“好像忘记拿了,找不到了?”B说到。 C:“诶,那算了就直接吃吧,反正这些也挺好的~”我(C)说到。 A:“诶,对了,跟你们说个事情。昨天B干了一件好事,她把豆腐放到了冷冻里面然后豆腐成功变成了冻豆腐。不过冻豆腐煮火锅更好吃” C:“干得漂亮~“ D: “666”结束完了一开始性的聊天,我们开始做起了正事—煮火锅。首先是将水和底料放进锅里面,由于我们用的是红锅,所以等锅开的时候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面,我们把刚解冻好了的牛肉和猪肉切开,以保证不至于一大块肉煮进去很久都不熟。然后,为了让冻豆腐快速解冻,我们又用刚刚烧开的热水和一部分冷水把冻豆腐泡解冻,只有A小心翼翼的把冻豆腐切成一块一块地切下来放在大盘子里。 之后,D拿出了青菜去掉了青菜老去的地方。在忙完了食材的准备之后,我们开始调自己的底盘,六婆辣椒粉。在过了十分钟左右,锅里开始有了一点点小的动静,我们就把汤弄一小部分到自己的碗里面,然后把肉扔进火锅里,安静地等待火锅里面的肉熟。

我:“等等各位,我拍个照哈~” A:“可以可以,快点拍,快点拍,记得发群里啊!” D:“等下放菜的时候记得拍,那个更好看~”在我们差不多将肉瓜分完了之后,就到了意外而又惊喜的冻豆腐环节。A将所有的豆腐一点一点的放进去,顺着豆腐又将剩下的青菜叶放了进去。待到所有的东西都放进了锅里之后,我们开始吃之前的肉,D拿起了美颜相机,将菜很好看的样子拍了下来。为了让口味更好,我又很任性地给自己加了很多醋(讲真,我真的很喜欢吃醋,很喜欢酸的东西),之后的肉就更加的好吃了~
A:“等下,我试验一下,我们的豆腐好了没~” D:“你就把它戳开,然后看看里面硬不硬。” “好嘞~,” A小心翼翼地戳了一下豆腐,“好了好了~” 于是我们又蜂拥而至,夹起了豆腐。不过冻豆腐有一点很好的就是冻豆腐里面的缝隙吸满了其中夹杂的各种味道,于是豆腐就变得更好吃了。 A:“我觉得这个豆腐真的好吃,这个就成为我们之后的保留项目啦(表示以后的火锅一定要有这个现在我们还在实验阶段)~这次自助火锅真的吃的很开心,也许是因为家乡的味道,也许是因为朋友之间的那种欢乐,也许是因为中秋节的感觉。 中秋节,很快乐,虽然没有CSSA的联欢晚会和月饼,没有喜欢的奇华和美心,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是朋友之间的陪伴和家乡的味道感觉就想陈奕迅的苦瓜里面的那句“也不太差”。 明月何时照我还
“曾经总想去更广阔的世界看看,但真正走出来才发现,独在异乡为异客,这里再好,却不是我的故乡。”
@ 柳月盈
来到这个城市的第一天,妈妈带我去中国超市买生活用品,在食品区看到了月饼。我掏出手机看日历,发现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先是觉得还有那么久才有小长假啊,然后又反应过来我的下一个小长假是九月初的Labor Day, 而不是那个月圆之夜。 在这里的第一个月很好,有新的朋友,新的环境,我把自己的生活填的满满当当,在忙碌中好像已经没有时间去怀念些什么。但是在看到中秋主题的征稿之后,各种情绪一下就涌了上来。 今晚的天很阴,下着淅淅沥沥的雨,灰色的云彩遮住了本该出现的月亮,炎热的南方没有家乡微凉的晚风。我一个人走在夜晚九点的路上,开始回忆那些年里的中秋节。都说开始缅怀过往是衰老的标志,但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怀念,那我更希望将它定义为成长。

“我到的时候,剩下的还有半块五仁月饼。但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月饼了,尽管以前我从来不爱吃五仁的月饼。”
@ Skylar
我出生在农历八月十五,因此从小到大都坚持要过农历生日。最得瑟的事情就是告诉大家我每年都得上网查了才知道自己哪天过生日。于是,每次过生日不单单有生日蛋糕,还有各式各样的月饼。 很小的时候常常要办生日会,享受和同学们在一起玩乐的时光。后来稍稍长大些之后就不办生日会了,取而代之的是中秋节和家人亲戚朋友一起在酒店里吃一顿大桌团圆饭。我却不喜欢这样,在饭局中我需要“别吃太多”、“注意吃饭姿势”、“给大家敬一下酒”……我跟爸妈抗议说能不能就我们三个人在家里悄咪咪过生日,爸妈说中秋节就要大家一起其乐融融地过嘛。 我才不觉得其乐融融咧,这是我生日啊,怎么能不让我做主呢。 离开家前一年的那个中秋节,中秋节当天爸爸有工作走不开,因此叫上了几个朋友一起提前几天吃了顿饭。妈妈吃完饭叹了口气:“明年你就要在美国过中秋过生日啦。” 到美国后的第一个中秋,早上一醒来就看到微信上满满当当从国内发过来的生日祝福,心里特别开心,但也一瞬间特别想家。突然想到自己还从国内带了些月饼过来,连忙翻箱倒柜地找,找到后却发现已经过期了——眼泪瞬间就下来了。刚开学的那段时间特别难熬,生活和学业压力让我一下子感觉有些透不过气,和周围的人好像很熟,又好像不太熟。生日这天想吃个月饼都没机会,心里一下就委屈得不得了。 那个中秋我忙了一整天,下午在乐团的排练时,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甜点给我们吃。晚上草草地在食堂吃了一顿晚饭,突然就有些怀念在家时候的大桌团圆饭了。晚饭后,一群中国朋友在网上买了月饼,在微信群里叫大家一起去吃。我到的时候,剩下的还有半块五仁月饼。但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月饼了,尽管以前我从来不爱吃五仁的月饼。很晚回到宿舍时,发现我的美国室友因为在ins上看到了我祝自己生日快乐,给我在镇上买了许多小礼物,并用软糖在我桌上摆出了“Happy Birthday”的形状。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又快落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