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拜访睿途深圳
今年杜通带着胡老师的期待远赴深圳开拓市场,我在她走了很久之后才听说这件事。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挺感慨:通哥一个女孩儿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和团队,跨越大半个中国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寻找新的可能性,这份勇气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哪怕是我也得掂量几番。 令人欣喜的是,杜通到深圳之后迅速打开了局面,在新团队搭建、市场招生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等我们这次到深圳的时候,睿途深圳已经有15位左右的全职同事,20多个长线计划的学生了。 这意味着睿途第一次在北京之外的市场赢得胜利,哪怕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也为这份胜利感到开心--市场会给认真做事的团队以丰厚的回报,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我们也为此深受鼓舞。
2.南方科技大学
我在念大一的时候第一次听说南方科技大学,那时候听起来感觉像是乌托邦一样的存在,他强调的教授治校、自主招生、自授文凭、打破规矩、推倒重来等一系列办学理念,全部是行政化盛行的中国大学们想都不敢想的。 这次到深圳参加 CB组织的 workshop,场地就在南科大,也是有缘。不得不说,学校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很有水准的,整体来看建筑也有点像加州的高校们,和国内大学有明显的区分度。


3. 深圳的年轻人
因为在深圳逗留的时间比较短,我对下面这个观点认识并不深刻,但胡老师讲给我听的时候我深以为然,这里还是记录一下。 从40年的小渔村飞速发展起来,严格来讲深圳几乎没有土著居民,所有的市民都是在一代或者两代人之内迁移而来。这使得深圳从骨子里流露着年轻和朝气,也使得这里有更少的束缚和更多的对市场化的接纳。 与之相对的,是我生活了将近10年的北京。北京的历史太厚重、衙门太高深、利益关系太复杂、以及很多本地人自我陶醉似的内部认同太坚定,都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可能性。比如通哥告诉我说:一个名校毕业的优秀就业者如果在北京,会有相当大的概率选择体制内的工作;而在深圳,就业者的选项里几乎不会出现“体制内”,大家更关心的是在市场化的雇佣关系中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 在过去的40年中,四面八方的年轻人来到深圳找机会谋生存,而深圳也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们。4. 深圳的餐饮,真的要加强
好吃与否姑且不论,对于我这样一个饭量大的北方人而言,在深圳几乎没有痛痛快快吃过一顿饭,因为饭量普遍太小。
5.于细微处见精神:机场看到的小细节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我在深圳的机场,第一次见到等待安检的时候,队伍地面有下图这种提示:此处排队还需要等候大约五分钟。
北京厚朴优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TD,因为公号微信号是testdaily,被用户简称为TD,从而得名。从2014年推出第一篇文章开始,TD在北美留学内容领域深耕三年有余,聚集了超过10万出国党用户,成为全国最大且最活跃的出国党微信学习社区。 在此过程中,TD结合用户的需求逐步开发出基于互联网的出国备考课程体系,包括托福/SAT/ACT/AP等核心课程,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业务发展扎实迅速,连续两年300%增长。 我们长期招聘教师、销售、技术开发等岗位的同事,团队健康、待遇优厚,如有兴趣添加我的微信:zengdamo 。 本文作者曾艺超,亦以「damo」为人所熟知,TD(厚朴优学)创始人,连续创业者、持续学习者。在职业生涯中,做过为人称道的托福/AP老师,也写过10W+的文章,还写的了小程序代码。个人公众号「大漠的进化笔记」,欢迎关注和了解。